文|叶青,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首发于动向新闻
在武钢宝钢讨论合并的时候,武船却风生水起,左右逢源,生意不断。
“天眼”,就是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在未来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打造这么厉害的设备,需要国内顶尖的专业团队,武船集团承建了这一吊装工程。
望远镜坐落在贵州省,直径500米,整个反射面由4450个反射面单元组成,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武船集团承担的安装工程包括4450块反射面单元的安装,以及吊装设备的设计、制造等。
武船从船企转型,在一系列世界级工程上都刻下湖北造的印迹。
长征七号一飞冲天。火箭的“产房”之一,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501号厂房,钢铁大门和火箭工作平台都是由武船集团制造、安装。厂房高101米,是中国单层最高的厂房,为方便大块头的火箭进出,光钢铁大门就高达81米,为亚洲之最。武船集团曾多次参与我国卫星发射基地建设。1989年,武船建造西昌卫星发射塔架。之后,又承建酒泉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非标设备制造和加注供气系统等工程。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沪高铁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主体工程投资347.2亿元。武船开建的是该桥梁工程CB02合同段,约16万余吨,全长7.154公里。
三峡升船机成功完成实船过三峡大坝试验,为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升船电梯”今年投入试运行奠定了基础。其中由武船集团制造的三峡升船机承船厢可载3000吨级船舶,最大爬升吨位高达1.55万吨,最大爬升高度113米。
除了这四件大事之外,武船正式宣布将进军10万吨级豪华邮轮市场,这也成为自去年以来继外高桥造船、厦船重工和舟山常石造船之后第四家宣布建造豪华邮轮的国内船厂。
如果再退后几年,武船的非船产业也给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军转民的同时,武船就开始多元探索。从压力容器、桥梁钢铁、水泥制碱、生物医药,武船多元化刚开始十分庞杂。幸运的是,武船人很快意识到太多庞杂的产业会让企业迷失方向。最终,武船人确定“主业关联有限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大型桥梁钢构,就是武船坚定选择之一。桥梁钢构从技术复杂程度上不似造船,也不是一个高附加值的行业,只要坚持做出规模,将成为行业波动时的大后方。
武船造第一座桥梁是25年前的小小的钟家村过街天桥,2012年为了修建地铁已经拆除。
此后承接桥梁跨江过海十几年没有间断。
武船在青岛建立120万平方米的造船基地,和美国、新加坡、芬兰多个国家一流的海洋工程设备相关公司,或合资、或合作、或签战略协议。武船从内陆走向海洋。武船从过去360亩基地裂变为在全国坐拥9000亩土地,分为三大基地:武昌本部板块、青岛海西湾板块和武汉新洲双柳板块。其中,青岛海西湾基地占地120万平方米,自2006年年底开始填海建造,于2009年7月正式开工投产,大型船舶及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批量建造已全面启动。
今年5月底,同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北船)资产将划入武船,拉开了中船重工内部造修船资源整合优化的序幕。此次合并是为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对非主流船型去产能。两家船厂地理上相邻,合并后船舶设计及制造的产业链将更加完善。根据重组计划,武船的青岛海西湾基地资产将划入北船,而北船资产划归武船。据国际船舶网统计,不包括海工项目,以目前武船、青岛武船以及北船手持订单统计,合并以后将排名国内船厂第七。
上个世纪50年代,前苏联帮助中国建设156项工程,武汉有八项:武钢、武船、长江大桥、武汉肉联、武重、武锅、青山热电、一冶建设。发展各异,现在做的最好的应该就是武船了。
武船的成功在于市场经济,做自己关联的产业---与钢有关的产业,而武钢却想不到,或者做不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